手机扫码免费下载
纠错留言#乡村振兴加“数”跑 畅通特色产业发展“大动脉”简介
本报记者 贾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乡村经济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如今,在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速跑的进程中,各地着力破解发展瓶颈,率先促进新型通信网络的畅通,建设信息高速路。其中,5G网络正有序“点亮”智慧乡村,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智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以面积广阔、地形地貌复杂的四川为例,目前该省2.6万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5G”,提前完成“十四五”建设任务目标。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深入四川腹地,走进成都、广元、南充等地乡村,实地采访信息通信如何“助造”创新平台,推广智慧农业、低空产业、乡村旅游、直播带货等惠民应用,让农村用户“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信息通信服务。
“5G+AI”擦亮村产招牌
在巴山蜀水间,信息通信业正蓬勃发展。
在广元市青川县,5G、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白叶一号”茶叶精准种植营造了“舒适区”。通过安装监控传感设备等,茶叶基地实现了空气湿度、氮磷钾含量等数据的实时传输,确保茶叶得到及时管护。
种植端的数字化管护只是青川茶叶“数字化”的第一步。“当地还通过智慧工厂等,实现数字化产销,将传统农村生产模式转变为高产、高效、低耗智慧农业模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移动”)四川有限公司青川分公司集客总监王永康告诉记者。
站在茶垄间,青川白茶种植农户强锡香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有了5G的帮助,我的茶叶品质提升、产量增加,收入也提高了。”
如果说5G对乡村产业有基础性加持作用,那么“5G+AI”联合发力,则为乡村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比如,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
在成都大邑县稻乡渔歌5G+智慧农业的田园中,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等企业与运营商联合打造的能够实现农业数据可视化的自动化设备,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创新系统正在作业。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洒水施肥,自动灌溉系统正在运转,大数据分析平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精准指导,数字化“新农具”正守护着冬季“菜篮子”供应。
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张家坝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家坝村位于南充市与广安市交界,地处偏远,曾因方圆2公里无通信基站,网络不畅,影响农民生活和特色农业发展。如今,昔日的泥泞小路被水泥路取代,实现宽带全覆盖。通过接入“村村通5G”项目,当地运用5G技术打造数字农田,实现富硒水稻与低糖水稻的双丰收,并建成年产值200余万元的蚕桑基地。
“村里还在搭建新大棚,种植热销果蔬。村民通过直播电商模式,将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并将经验引进到村里更多特色产业中去。”指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张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张杰强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无论是青川茶园、大邑县稻乡智慧农业,还是张家坝村的蚕桑基地,乃至电商物流通道,四川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离不开信息通信以及AI技术的支撑。村村通也不仅是打通信息通道,更是筑好基石,让数字化技术有了商业化落地空间,成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四川行政村‘村村通5G’工程数量多、任务重、难度大,当地信息通信业持续攻坚克难,推进5G、光纤宽带、数据中心等发展,推动多个乡村融合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擦亮‘智慧’乡村产业的金字招牌。”
“在未来,信息通信业将继续为乡村发展赋能,助力治蜀兴川,打造现代化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局长郑蕾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不仅是四川,浙江、贵州等全国多地乡村也正通过通信数字技术,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不是一条坦途,然而全国多地依旧不断攻坚克难,走上加“数”跑,畅通特色产业发展“大动脉”之路。这背后,离不开企业的创新投入,也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
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到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2024年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我国搭建起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通5G行政村占比已超过90%。
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也打开了更多细分领域的产业空间。乡村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与智慧农业、教育文旅、低空经济等领域实现快速跨界融合,开拓出超万亿元的新蓝海。仅从智慧农业领域来看,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超过1000亿元。
产业前景广阔,行业创新步伐加速前行。农业农村部于2024年10月份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显示,预计到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突破,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全方位、全链条实现数字化改造,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40%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未来几年,乡村数字化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各地深度挖掘和拓展5G应用场景,加强产业融合,成为推动数字乡村加速发展的关键举措。”
攀“高”逐“新”成突破关键
在推进乡村产业迈向“智慧路”的进程中,来自通信、制造业等产业链上市公司、头部企业与农业合作社及高校科研院所等成为主力军。
由于我国乡村众多、各具特色,智能化程度尚待提高,乡村数字化之路仍然道远。如何提升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各环节的能力,成为突破关键。对此,产业链上的企业们正持续联合创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向前。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正在加快构建“有线+5G+卫星”固移协同、“连接+计算+感知”泛在智能的新型广电网络。这一网络将成为新型媒体融合传输网、数字经济基础网。
“目前,四川已有超过95%的行政村具备广电5G信号。未来5G广电网络将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有着更广阔的应用。”中国广电四川公司副总经理杨军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降低信息基础设施的成本,并提高其效率,同样是产业链在攀“高”逐“新”过程中需要打通的关键堵点。在这方面,许多公司正在各自专注的细分领域努力攻坚,克服种种难题。
“十年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新建铁塔共享水平从14%提升至80%,接下来,公司还将持续投入,以减少重复建设,降低运营成本。”中国铁塔四川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河告诉记者。
中科九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则联合通过引入5G智能生产线等,实现乡村等地区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显著降低。
中国移动与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打造的5G全连接工厂应用于乡村产业中,并有望在降低模组成本、提升设备联网稳定性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概念板块上市公司有超154家。新业态、新发展、新图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创新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王保平认为,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大有可为,产业链企业正加速攀“高”逐“新”。
总体而言,新型通信技术正加速走进千镇万村,畅通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大动脉”。政策、技术与市场共振,振兴乡村产业经济可期。